搜 索

分类: 报道时间: 所有来源: 关键字:
当前位置 | 媒体看闵行 >> 政治建设
湿垃圾变身有机肥,成了“抢手货”
2019-01-29 来源:文汇报 记者:周渊

作为常见的生活垃圾,家庭盆栽里的一枚落叶在闵行区颛桥镇会经历怎样的旅程?

家住莘闵花园的施慧珍阿姨对此很有发言权:“这是湿垃圾,得和菜叶、果皮等一起放进小区的湿垃圾桶,每天有专门的收运车送去咱们颛桥镇的湿垃圾处理站,经过处理,能变成有机肥。”

施阿姨刚刚通过“绿色账户”积分兑换了几包这样的有机肥料,她高兴地说:“马上开春了,家里的绿植换盆正需要!”

湿垃圾“自产自销”,三大环节缺一不可

这个“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故事,折射出颛桥镇为垃圾分类付出的种种努力。

垃圾分好类之后,被运去了什么地方,进行了哪些处理,这在以前如同“黑匣子”。但在位于上海中心城区拓展区、拥有20万人口的颛桥镇,已实现了湿垃圾不出镇,还能变身有机肥,成了“抢手货”。

颛桥镇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市容环卫科科长周蕴吉告诉记者,颛桥全镇每天产生近25吨湿垃圾,主要来自居民区和六个大型农贸市场,目前已能实现“自产自销”——产生的有机肥一部分用于镇里公共绿地养护,其余则压制成小份,通过积分兑换等方式回馈给社区居民。

对于湿垃圾“自产自销”的“秘笈”,颛桥镇副镇长尹德建说:“前端分类、中端转运、末端处理三大环节缺一不可,加强居民的分类意识是重中之重,颛桥镇还因地制宜在完善中端、末端环节上下功夫。”

传统模式下,垃圾从小区运输到集中点,基本由物业保洁员承运。为节省时间和成本,保洁员有时会将所有垃圾一股脑混装混运。为补齐短板,颛桥镇引入了专业的环保科技公司,由数辆密闭式湿垃圾收运车一天三次往返居民社区,通过“桶车对接”,把一桶桶分好类的湿垃圾倒入车内,再点对点运至都园路18号的湿垃圾处理厂。

为揭开湿垃圾变废为宝的秘密,记者前往现场。和想象中臭气熏天的垃圾厂不同,占地650平方米的湿垃圾处理厂藏身都园创意园附近,毗邻S4高速。小院环境干净整洁,进入厂房内,经过分拣的湿垃圾被履带送入破碎机,经脱水后再送入发酵罐发酵,7至10天后就能转化为有机肥料。据工作人员介绍,车间喷洒雾化植物液进行除臭,发酵产生的废气则进入专门的废气处理塔进行生物菌种喷淋洗涤。

据悉,经过这些处理,垃圾减量率可达95%以上。

可回收物、建筑垃圾都有去处

 一枚落叶的旅程到此结束,比它更有循环利用价值的可回收垃圾和大块头建筑垃圾,又有怎样的旅程?

周蕴吉介绍,去年11月建成的颛桥镇两网融合中转站是日处理能力达50吨的“大胃王”,“送餐”的则是社区里30余个“两网融合”服务网点。所谓“两网融合”,融的是分类和回收的渠道,从源头应收尽收,再分类收运,这一再生资源一体化的闭环打破了过去废品回收行业“利大抢收、利小不收”的尴尬局面。

对于居民而言,“两网融合”服务网点的可回收物种类达26个,远多于废品回收站。为防止缺斤少两,网点采用统一的电子秤,价格也随市场价“一周一调”。

颛桥镇还拥有一个占地面积53亩、由镇属绿化公司运营的建筑垃圾处置中心。记者在位于北吴路的现场看到,这块曾闲置的空地上建起了两座封闭的厂房,巨大的破碎机正“吞吐”着水泥板、木材等,厂房有效避免扬尘、隔绝噪音,处置中心周围还贴心地栽种了一圈树木。据悉,建筑垃圾不仅“有处安放”,还可追溯、能就地消化——经处理后,部分垃圾被制成步道板,镇里修路时就派上了大用场。

“下一步,颛桥镇计划进一步加强垃圾分类源头控制,从投放第一责任人抓起。”尹德建表示,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不断推进,前端居民垃圾分类意识逐渐增强,后端分拣转运工作不断完善,品质卓越、生态宜居的城市新面貌,正在颛桥镇居民面前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