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分类: 报道时间: 所有来源: 关键字:
当前位置 | 媒体看闵行 >> 专版
党建引领结硕果 砥砺奋进谱新篇
2018-03-05 来源:解放日报

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构建上下衔接贯通、左右协调联动的体制机制,实现各层级同频共振、各方面同向发力,不断扩大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整体效应。闵行在实践与探索中,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人民为中心,把党的建设贯穿于基层社会治理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建立健全区-街镇-居村三级联动体系,强化统筹推进和一抓到底的责任落实机制,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地位,充分发挥基层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凝聚民心民智,激发社会活力,持续改善民生,提升服务效能,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创新机制,攻克社会治理大顽症

社会治理所直面的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可以从基层党建工作中找到治本之策。

党建引领社会治理,要加强政治引领、组织引领、能力引领和机制引领,注重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就能破瓶颈、治顽症,解决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

源头入手,推进区域环境综合整治。过去,闵行区域环境问题曾陷入过反复整治、反复回潮的怪圈,这与基层在集体经济增收导向下对违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关,也与对基层干部管理不严有关。为此,闵行区对这一源头因素进行彻底清理,强化区级统筹收紧土地开发、城市建设和招商引资的口袋,逐层上收经济发展职能,切断基层经济利益链条,推进村级集体资产和财务由镇级集中托管经营,加强对基层干部有错无为行为的执纪问责,从源头上净化基层治理生态,摆脱持续被动打“遭遇战”的困境。在此基础上,基层干群合力推进违法用地、违法建筑、中小河道、安全生产隐患、无证照经营等顽症整治工作。先是党员干部带头拆违,凡是区、街镇、居村工作人员,都签署承诺书并进行公示,不如实申报违建情况或不及时拆违的都予以相应的组织纪律处理。再是居村党组织带领党员骨干和基层干部,不分昼夜挨家挨户上门做群众工作。这种动真格、硬碰硬的坚决态度,带动了老百姓的理解和跟进,最终依法依规、不留死角地拆除了2000万平方米的存量违法建筑。目前,闵行全区573个居村全部申报了创建“无违建”居村,各街镇深入推进经营性场所管理,“五违四必”整治的成果得以长效固守。

综合施策,推进信访矛盾“止新化旧”。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及大量市政重大工程上马,闵行区前几年的信访总量一直在万起以上,且有不少疑难矛盾转为信访积案,封门堵路等大规模集体信访事件频频发生。近几年来,为扭转信访矛盾历史欠账多、总量高位徘徊、信访秩序差的被动局面,通过健全各级党组织的责任体系、强化相关党员干部的监督问责、引入律师参与、加强访调对接、扩大社会力量参与等工作机制,以“案清事明”促“案结事了”,推进信访矛盾“止新化旧”,年度信访总量下降35%,合理合法诉求初信初访一次性化解率达到100%,化解信访积案407件,112名老上访人员息诉罢访,越级上访人数和人次大幅下降,为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作出贡献。

协同治理,推进“老大难”社区变“宝地”。2000年前后,中心城区市政动迁安置基地选址闵行,至今闵行区已有8个大型居住社区和上百个动迁安置小区。由于房屋建设标准偏低、公建配套滞后、物业管理服务质量较差,群租、“居改非”和入室盗窃等案件频发,许多小区呈现环境脏乱差的现象,社区居民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低,不断就环境、治安和物业问题上访。比如,莘庄镇康城小区、颛桥镇银都新村等曾被新闻媒体冠以“沪上最乱小区”之名。近年来,闵行以完善党建引领社区协同治理体系为着力点,深入推进居村“大党委”制,全面复制推广“田园模式”,建立健全居村协商自治联席会议制度,优化自治金和服务群众专项经费拨付使用办法,强化对居村治理工作的保障作用。在居民区党组织的引领下,闵行初步实现政府部门依法行政,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企业充分履职,居民群众广泛参与,多方合力化解社区环境、安全、治安等顽症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截至2017年底,全区入民宅盗窃110报警数连续4年下降30%左右,“无群租”小区覆盖率达到80%,一批“老大难”社区成为老百姓鼓掌称赞的“文明小区、平安社区、幸福家园”。

优化载体,扩大社会治理参与面

当下,社会结构日趋多元、群众诉求纷繁复杂,单纯依靠基层党组织单项投入、单方用力无法解决所有问题。党建引领社会治理,要充分发挥开放式党建的优势,有机联结单位、行业及各领域党组织,构建“块上为主、条上支撑”的新型条块关系,形成全区域统筹、多方面联动、各领域融合工作格局。

深化拓展区域化党建,凝聚治理合力。闵行区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以共同需求、共同利益、共同目标为纽带,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打造区域利益共同体,借助区域资源开展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工作。构建区-街镇-居村三级联动的区域化党建平台,三级平台分别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区级层面成立六大专委会,吸纳517家成员单位。抓实需求、资源和项目“三张清单”,形成200多个需求和300多项共享资源,实施1200多个共建项目,有效将区域资源力量统筹到“五违四必”整治、“两个美丽”建设等社会治理中心工作上,为全市推进区域化党建贡献了“闵行经验”。

抓实做强重点领域党建,激发社会活力。抓住社会组织、业委会、物业公司、群众活动团队等关键力量,闵行以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为推动力,引领其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比如,探索党建引领业委会建设,建立居民区党组织对业委会成员候选人的把关制度,有党员且发挥作用的业委会占比达到83.87%,新组建或换届的业委会交叉任职率超过90%,居民区党组织牵头职能部门和居民共同测评业委会工作实绩。又如,针对各类兴趣性、公益性、互助性、服务性的群众性活动团队,该区优化党组织设置,推广“支部领导团队、党员融入团队、团队凝聚群众”的团队党建工作模式,扩大了社会参与的引领示范效应。

优化调整基层党建承载功能,形成条块协力。闵行区全面落实街道“五项权力”,推进街镇内设机构的功能调整和运行优化,规范区级工作事务下沉街镇准入把关制度,建立健全基层约请和自下而上评议制度,实现区级职能部门服务基层的规范化机制化。街镇党(工)委对内设机构、5支队伍共985名区级下沉力量和区职能部门派出机构等,在人事建议、资源调配、事项协调上增强领导力,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增强执行力。

惠及民生,创造群众向往的美好生活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就要努力补齐公共服务资源、城乡社区建设、执法管理力量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短板,为百姓创造美好生活环境。

推进邻里中心建设。“十三五”期间,闵行区将建设100个左右的邻里中心,在街镇与居村之间搭建综合性的服务治理平台,采用党组织引导下的多元参与治理模式,把为民服务和基层阵地串联起来,提升老百姓获得感,增强基层凝聚力。目前,闵行区已经建成运行的62家邻里中心,都采用党建引领下的理事会治理架构,由片区中较具威望的居民区书记担任理事长,而理事会成员则由社区团队骨干、区域单位和社会组织等各方代表组成。活跃在邻里中心的社会组织百余家、社区群众性团队500余支、社区志愿者1400余人,每家邻里中心都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设置服务项目,月均服务5000余人次,平均每月开展覆盖老中青少幼等不同群体的养老、卫生、文体、教育等服务项目100余项,让居民们有医看、有书读、有话聊、有歌唱、有舞跳、有戏看、有身健、有处乐。

实施“两个美丽”工程。闵行区把住宅小区综合治理、村庄改造工作上升为“美丽家园”、“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实施“一小区(村)一方案”的量身定制模式,统筹环境硬件改造与治理软件提升,在居村党组织的引领下,广大居民成为“两个美丽”建设的发起者、决策者、评价者、监管者和受益者。目前,近156个小区和31个村已经完成了环境硬件改造,房屋漏水、道路积水、停车难、垃圾堆放、破坏绿化等问题得到了统筹解决,极大地避免了反复施工带来的扰民问题。同时,普遍推行党组织主导的居村民议事会、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等制度,开展“德厚闵行文进万家”活动,倡导契约精神、规则理念和秩序意识,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和家庭文明建设,推动社会治理在德治法治轨道上有序运行。

深化城市网格化管理。闵行将全区划分为976个网格块,加强资源配置和力量统筹,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覆盖城市网格化管理体系。基层党组织班子成员、党小组长和党员骨干担任网格长、网格员,城市管理、房屋管理、公安民警、市场监管和专业律师等力量下沉至网格,赋予基层党组织统筹协调权和人事建议考核权,促进问题早发现、快处置,实现乱象治理“全科式”。该区探索把党的支部或者工作小组建在网格块上,把联系服务党员群众、社情民意采集、公众参与动员等工作统筹到城市网格化管理之中,实现党建网格、城市管理网格和自治共治网格“三网融合”。

锻造队伍,夯实基层基础基本

基层干部是影响基层社会治理成效的决定性因素。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就是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基层干部队伍,全面增强狠抓落实、改革创新、驾驭风险等执政本领,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正风肃纪,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闵行区深入实施“班长工程”,以班长强推动基层强、服务强、治理强。选优建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区和街镇两级共选派近150名优秀干部担任居村“班长”。设置“一好五强”准入标准和“一票否决”退出指标,确保居村党组织书记队伍优进劣出、一池活水。同时,进一步将“班长工程”延伸到“三长”队伍建设,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地位、设岗定责、评优表彰等机制,激活近4万名“三长”参与社会治理,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

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构建职业化社工体系。闵行出台《关于促进社区工作者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及其6个配套政策,明确社区工作者的基本职责、任职条件、范围规模和配备方式,建立健全资格认定、教育培训、职级评定、日常监督等制度。建立动态调整、逐年增长的薪酬体系。社工岗位的含金量和吸引力明显增强,成为社区治理的重要力量。

开展应知应会十万人大培训,提高基层干部治理能力。闵行区建立全覆盖培训体系,把党性教育和基层治理实务技能统筹起来,把市区政策要求和基层经验做法固化为工作机制,在区委党校和社区党校采取小班化、面对面、有互动、有考核的方式,让基层干部学精学透、入脑入心、真懂真用,推动社会治理工作在居村一线“全覆盖、齐步走”,切实实现基层减负增能,优化为民服务。2017年,闵行全区培训2472个班次,21.8万人次参加,涵盖街镇条线干部、居村书记和主任、社区工作者、居村工作人员、楼组长、党小组长、居村民小组长、群众文体团队骨干、党员骨干、入党积极分子、业委会主任、物业公司经理、网格化管理员、“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等各类基层骨干人群。

从现在到2020年,是闵行初步建成生态宜居现代化主城区的重要时期。闵行将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持续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一方面,突出重心下移,统筹整合下沉到城乡社区的资源,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的效能,把群众家门口的事办得更实更好,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另一方面,突出城市精细化管理,聚焦影响区域环境、运行秩序的突出问题,强化科技支撑、强化标准管理,努力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