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分类: 报道时间: 所有来源: 关键字:
当前位置 | 媒体看闵行 >> 政治建设
基层减负,减了台账还要减什么
2019-11-25 来源:解放日报

临近年末,许多基层干部又开始为做台账忙碌。有街道做过统计,居委会的台账逐年“瘦身”,2015年有230种、2017年195种,2018年180种,2019年减到了137种,但这个数量还是比较庞大,不少居委干部工作时间的一半用来整理台账。

为基层减负,一些街镇纷纷开始推行电子台账,开发新系统,用大数据、移动办公等信息化手段实现工作内容自然留痕、结果自动生成。有的更超前一步,比如上海闵行区莘庄镇,在全镇53个居委会全面启动“社区管理大数据平台”试点工作,通过人员标签化、台账自动化、事件数据化、决策可视化等设计,着力解决基层“层层填表格报材料,过频过度留痕”等问题。

身为“基层”的街镇,为更加“基层”的村居干部减负,将电子台账作为切入点,做了许多尝试和探索,这样的做法值得称赞。不过,台账电子化,能为基层减负多少?基层还有哪些负担?

今年是中央定下的基层减负年,可还是有不少街道村居干部向笔者抱怨,“怎么感觉越来越忙”。会议多、台账多,一直为基层诟病。台账瘦身了、电子化了,那么会议呢?有街道做过统计,半年内,居委干部参加街道职能科室召集的会议多达280余次,以至于一个居委会要把所有居委干部凑齐开个会都很难。视频会议系统早已不算什么高科技设备,许多地方都安装上了,但是上级部门开会仍旧习惯把基层干部都召集到机关大院,领导“面授机宜”。可想而知,街道干部参加区里会议的数量也是相当“可观”的。那么,再往上推算,还有多少会议在此起彼伏呢?

“会海”问题,从技术层面看,要减少路途奔波并不是很难。彭浦新村街道新近上线了一套视频会议系统,主会场设在街道办事处,33个居委会办公室是分会场,参加街道一些会议,居委干部不用再跑到街道,可通过视频连线进行。如果街道某个职能部门要召集居委干部面对面开会,就会在微信工作群里“吆喝”一声,其他职能部门可以搭车“拼会”。这些新举措实实在在起到了为基层减负的效果。

对基层来说,还有一种“累”是接待任务重,特别是“网红”村居,接待任务尤其多。有一位镇党委书记告诉笔者,镇里有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今年以来他陪同各方参观这个“网红村”,超过100次。如果加上陪同上级相关部门去该村调研指导的,那要远远超过100次。当“网红”不易,一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市、区、镇各方投入很大财力支撑,示范村建设出了成果,各方去参观、学习和取经也是常理。问题是,该如何以推动工作为导向,合理安排接待工作?是追求讲解的细致清晰、服务周到,还是一味讲究接待过程中的“级别对等”,让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蔓延?这关系到“网红”村最终成为当地基层干部的工作动力,还是沉重负担。

如果说,台账多、会议多、接待多是“身累”,那么基层干部还有不少“心累”的地方。身累,会影响健康,降低工作效能;而心累,会让人产生职业倦怠感,削弱对工作价值的认同。

任务下派,指标下压,对一些条上部门来说,约束与考核下属单位“最好”的办法就是排名,这让许多基层干部感到心累。区里给街镇排名,街镇给村居排名,各个条线的工作都有排名。用排名来鼓励先进、激励后进,有其科学之处。但是,排名不能简单化操作,排名不能成为有些职能部门“甩锅”的手法。排名的根本目的是了解基层实际情况,帮助“后进者”想办法一起克服工作上的难点堵点。排名如果缺乏科学性,缺乏说服力,那么任务层层往下传递过程中,最基层的单位“退无可退”,想出来“自救”的方法就是弄虚作假。

上级频繁来督查检查,也让基层干部心累。行家里手来检查督查,发现问题精准点穴,还能提供解题思路,基层肯定是欢迎的。反之,如果不顾基层治理规律,“鸡蛋里挑骨头”,那就会让基层干部产生抵触感,但慑于行政等级,又不得不虚与委蛇,应付了事。各类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过度留痕等问题,也是基层的一大负担。上海有的区采取了积极举措,改变这一现象。例如,长宁区为基层减负出实招,区纪委协助区委加强统筹规范,将区级层面督查检查考核项目由22项减为10项,强化计划管理和监督实施,区级层面督查检查考核事项减少54.5%。

干事创业,关键在人,基层干部是整个干部队伍的基石。为基层减负,减的是过重的负担,根本目的在于激励基层干部充满激情、富于创造、勇于担当,做好工作。